樱花小说网 > > 大明异姓王 > 第268章 储君之辩

第268章 储君之辩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对于朱棣来说,裴伯耆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不论安南的皇位怎么样变化,也不会影响到大明。真正让朱棣在意的,是太子之位。

虽然他现在还是皇帝,而且身体素质还很好,但是他毕竟不是神仙,不能长生不老。他总要为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留下一个继承人。

然而,不仅仅是朱棣,历朝历代,立太子这件事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每一位皇帝几乎都是造人界的第一人,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大多数皇帝的儿子都是大于等于二。而且他的儿子们为了皇位都会让自己变得很优秀,那些真的不愿意继承皇位的皇子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而他朱棣也是如此,他虽然儿子并不如自己父亲那样多,但是也不少。而且有能力的儿子也有几个,比如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这也是他为什么为难的原因。

按礼法来说,这立太子,自然是要选嫡长子的,这是延续了千年的宗法制度。都说“祖宗之法不可违”,虽然他朱棣一直胆大包天,但是对于这件事,还是要好好考虑的。

更何况,他的大儿子朱高炽虽然体型不好看,而且身体不好,但是能力还是很出色的。当初那场北平保卫战连朱棣自己都觉得打得漂亮!更何况四年间自己南征北战,也是自己的大儿子为自己稳定后方。更何况,自己的大儿子生性温和,从不与人争执,能够礼贤下士,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老爹很是欣赏他。要是自己不给一个太子之位,那岂不是不给已经死去的朱元璋面子?

但是,自己的二儿子也非常不错。靖难期间,战功赫赫,如果没有自己的二儿子帮助自己,恐怕现在这皇位上做的,还依旧是朱允炆呢!更何况,自己的这二儿子从小便是生的高大威武,和自己一样,连性格上也差不多。可以说,自己的所有儿子中,就属朱高煦与自己最像。再者说,当时自己与朱高煦说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虽然自己当初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但是这句话实在是太让人误会了!这简直就是自己将要传位给朱高煦的意思,虽然自己当初真的只是随口一说!

想来想去,这两个儿子都是非常的优秀,越想就越纠结,看来儿子太优秀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自己就不知道究竟该把皇位传给谁?

思来想去,朱棣觉得这个艰巨的问题不应该只是自己一个人为难,文武百官也应该出面为自己出谋划策。毕竟,这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们未来的主子,们这些大臣们当然应该帮朕参考参考。

朱棣召集了与自己共同靖难的武将们以及很多兵部大员来商量这件事。毕竟这些人很多都是与自己共同从北平出来的,对于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也比较了解,让他们参谋参谋也有好处。

来的人不少,朱能,张辅,邱福……都是当初跟随朱棣靖难并且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大将。不过有些奇怪的是,同为武将的陈国公王明并没有在此列。不过想想也是,王明虽然是陈国公,但他也是驸马。立太子乃是国之根本,王明身为驸马,自然是不能够参与的。

朱棣将自己的意图与众位武将们说了,众将都是面面相觑。他们也没想到朱棣居然会问他们如此重要的事情。但是关于这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为皇帝陛下总有一天是要死掉的,如果他们能够在他死掉之前成为继承人的心腹,将来必能被委以重任。而且考虑到与可能的收益比起来,收益还是远远大于成本的。

所以说,不论事对于文臣还是武将,这都是一场豪赌。胜则生,败则死。

“陛下,臣以为,二皇子朱高煦殿下能力出众,而且战功赫赫,理应继承大统!”有人忍不住了,站出来发言道。

要知道,这些武将大多数都是跟着朱棣一起打天下的,而朱高煦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大家都是战友,毕竟在一条战线上打过仗,有个战友的名头将来好办事。

有人冒头,自然也有不少人符合。几乎所有人都是一个意见,立朱高煦。看来在众位武将的心目中,朱高煦同学的地位非常高啊!就连大将朱能都隐晦地表示希望立朱高煦。

虽然朱能如今的地位已经非常高,就算是如日中天的王明在某些方面也是不及他。但是毕竟人无完人,他虽然已经身居高位,但是能够更进一步,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最后朱高煦没有当上皇帝,他也没什么损失。

朱棣也是微微点头,其实就其本心而言,他确实是想传位给朱高煦的。不仅仅是因为朱高煦立有大功,而且长得比较帅,自己所有的儿子中,继承自己风范的就属他最好。而反观朱高炽,后者不但是个残疾,大胖子,眼睛还有点问题,要当国家领导人,形象上确实差点。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立朱高煦的。比如,有些“别有用心”的人。

“陛下,臣以为,二皇子殿下虽然功勋卓著,但是治国安邦首要的是皇子的品行。而大皇子朱高炽殿下,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而且,先帝在时,也时常对其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大皇子朱高炽,可担此重任!”说话的是兵部尚书金忠,一个二品官员而已。与朱能张辅等人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他现在能够站在这里,完是因为贵人提携。这个提携他的人,才是除了朱棣之外谁都惹不起的人,这个人是道衍。

“金尚书此话差矣。”有人看不下去了“大皇子殿下虽然性情沉稳和煦,但是却缺少了几分大气。而二皇子之威严却与陛下如出一辙。自然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金忠摇了摇头“非也。自古以来,储君之位皆是立嫡立长。现如今,大皇子健在,怎么能够坏了规矩?难道连祖宗之法都不遵守了吗?”

说完,金忠也不顾那些还想反驳自己的人,他对着朱棣拱了拱手,说道:“陛下若是拿不定主意,不如询问朝堂之上的诸位公卿大臣。他们皆是饱读诗书之辈,太子之事,他们定然可以给陛下一个可取的建议!”

(本章完)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