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小说网 > > 梁仕容传记 > 第603章 见证神奇(下)

第603章 见证神奇(下)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张柬之、杜甫和杜位被那一个个带有“佛”字图形的神奇荔枝核所震撼了!至此,他们深信:是六祖托荔枝核显灵,是慧能仍活在当下,护佑着家乡的清山绿水,家乡的乡亲……

张柬之傲似诗人一般,对着手上那一颗带有“佛”字图形的荔枝核,充满诗意地抒发情感:“这神奇的荔枝啊!分明是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的传承之光,分明是禅宗六祖慧能护佑着故乡子民吉祥如意、美满幸福,这带有‘佛’字图形的圣果核啊,分明是上天向世人透射出禅宗六祖慧能的博大胸怀和顶天立地、浩然长存的大气……”

正当张柬之怀着对禅宗六祖慧能的无限崇敬之情,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对这神奇的荔枝核抒发出了满腔情感后,顿觉心情舒畅,神采奕奕,一如当年进士及第一样。

杜位在一旁拍手赞道:“张大大才思敏捷,出口成诗章,让晚有幸领略宰相的诗文独步天下的神韵和风采!”

杜甫正想美言几句,不料被一个书生模样的长者所打断。

老和尚连忙向张柬之、杜甫和杜位介绍:这位是六祖慧能少年时好伙伴,姓文,名光飞,小时大家都叫他文仔,当年六祖慧能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后,曾托梦与他。

杜甫甚觉奇怪,向着文仔,忍不住问:“能不能说说这个梦?”

“好!”文仔说完后,向张柬之、杜甫和杜位讲起了那晚的梦:

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穿越时空,当年六祖慧能在龙山国恩寺圆寂托梦与众乡亲的故事在六祖故里夏芦村萦绕传扬--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那天,六祖慧能在新州龙山国恩寺圆寂的消息传出,佛门弟子与平民布衣无不潸然泪下。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两处的官员与高僧星夜兼程,赶往新州,要把六祖慧能的真身带回寺院里供奉。

三处的人据理力争,都说六祖慧能的“根”在自己处。

新州的官员与僧人叫得最响:新州是六祖慧能出生之地,又是他圆寂之处,作为人生的一个轮回,生与灭的那条“根”理所当然在新州。

广州的官员与僧人认为:六祖慧能是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落发受戒,正式遁人空门,按佛教的观点,他的“根”应植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

韶州的官员与僧人则认为:六祖慧能在宝林寺大开法门,在曹溪创立了根基大业,登上了佛界的最高峰,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按照佛理的推论,六祖慧能的根该是佛根,故此应在韶州曹溪的宝林寺。

三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最后共同协商决定:在三坪村侧面一个状如佛形的山岗上,一起焚香祷告,香烟飘向哪个方向,六祖的真身就往哪里送,看上天的意旨而行。

第二天夜晚,墨蓝色的夜空清净如洗,有如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石。三地僧人、官员几千人在这里齐集。子时一到,年近百岁的寂空禅师把三炷长香点燃。只见得,缕缕淡蓝色的烟霭,冉冉上升。

一阵风吹了过来,只见烟缕摇摆一阵之后,倾斜向着韶州曹溪那边,约莫有一盏茶的功夫。

“好呀!”来自韶州的官员与高僧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既然已有定约在先,此时也不能再翻悔了。见六祖慧能的真身旁落他寺,新州国恩寺与广州法性寺的僧人心中非常难受,新州国恩寺的僧人与官员更是恸哭不止,不肯放六祖慧能肉身往宝林寺。

说也奇怪,那天夜里,文仔和乡亲们都各得了一梦,梦见六祖惠能坐在佛殿的蒲团上向他们说:“我是身在宝林心在家。”说完后留下一偈:

任从天下乱,此地永无忧。

任从天下旱,此地一半收。

第二天早上,村里的乡亲们互相谈起,大家竟然做着同一个梦,才知这既是天意,又是六祖慧能的心愿,只好焚香恭送六祖慧能肉身往韶州。

六祖慧能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当晚,文仔还梦见六祖慧能对他说:“你可以请位能工巧匠刻我身像,我是来去不定,身在宝林心在家,我会念念不忘众乡亲。”

后来文仔按照六祖慧能对他的吩咐,请能工巧匠刻了六祖慧能身像,恭奉在夏芦村六祖慧能纪念堂。使宝林寺有真身六祖,夏卢村亦有真身六祖,相传至今。正是:

原名本是杨宝塘,为息纷争集此方。

香烟指明师去向,从始叫唤香灯岗。

由于六祖惠能托梦给夏卢村的父老和有识之士,村里的妇女拍小孩睡觉时,都是这样地唱着:乖乖、乖乖咯,鹧鸪鸪,担水淋葫芦,晤打郎村共夏卢,夏卢系我亲孙仔,郎村系我亲母舅,天下大乱唔使忧,天下大旱一半收。乖乖……轮回地唱着。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