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小说网 > > 梁仕容传记 > 第605章 得偿所愿

第605章 得偿所愿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杜位道:“透过六祖慧能的传奇一生,我们清楚地看到六祖慧能成为一代禅门宗师的人生脉络:广东新州是他的出生地、圆寂地;湖北黄梅县是步人法门地,广东怀集、四会是修悟地,广州光孝寺是剃度地,广东曲江曹溪南华寺是弘法地。”

“韶关南华寺是六祖祖庭,南华寺山门前牌坊对联是:曹溪净域法乳流天下禅风从此播,宝林道场慈云弥布筒消息自西来,山门对联是:庾岭继东山法脉,曹溪开洙泗禅门;广州光孝寺山门对联是:五羊论古寺,初地访柯林,寺门两边的对联是:祗园晖百粤,光孝耀羊城;新州龙山国恩寺是祖庭之祖庭,寺门两边大理石刻下的对联是:清磬一声山月白,慧灯四照海天空,国恩寺的门联是: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张柬之凭着他过目不忘的本事,引用上述名寺的对联历数六祖慧能对世人的影响。

张柬之认为:六祖慧能是一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成能成、难得能得的佛门祖师。在中国的历史殿堂里,六祖慧能和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都是同一流的伟人,尽管他们各自占有不同的高位。

老和尚道:“六祖慧能创立了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的“顿悟成佛”修禅方法实属自成一派.彻底打破了坐禅苦修的繁琐修行方式,里面充满了劝善与警世的文句与哲理,其主要思想,佛学精髓主要体现在他的《六祖坛经》上,成为禅林的一部经典名著,被后人视为传承祖门的宗经法典。”

张柬之一听到老和尚说到《六祖坛经》,如暗得灯一般,只觉得眼前一亮。早在未遭贬,在朝为宰相时,他就听闻有一本唯一被称为经的《六祖坛经》,里面弘扬的都是六祖慧能提倡“直透心源”、“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张柬之在朝为宰相时,曾听朝中文臣私议,六祖慧能,其禅学思想博大精深。《六祖坛经》是六祖惠能禅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在《六祖坛经》中讲述得较多的就是“劝人自净其心,悟人自净其心,随其心静即佛土净,随所住处恒安乐”。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教导人们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宽松和谐、安居乐业的人间净土,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的禅学思想的目的就是挽救世间的人心,给众生提供一个心安的环境,使众生的心有一个依靠,让众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和谐相处,让众生都有一颗平和安宁的心。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

张柬之时有听到朝中同僚说《六祖坛经》是佛经中的佛经,只是苦未见过,有时听到同僚谈及《六祖坛经》,忙问同僚是否看过。但得到的答案总是令他失望而告终。

有一次退朝后,张柬之在走廓处听到在宫里侍奉武则天的张昌宗和张易之在谈论《六祖坛经》。张昌宗说他在宫里见皇上看一本蓝皮书,直看到入了神,爱不释手,久久不愿放下。后来,皇上去了上朝,他出于好奇,拿起来看,封面上书“六祖坛经”四个毛笔字。

……

从那时起,张柬之便知道了世上有一本《六祖坛经》,便知道《六祖坛经》能够使一个人在精神方面得到智慧的指引,在行为方面得到觉性的启发,彰显众生皆有佛性的真谛,顿悟皆能成佛的平等境界,更是一个人修行的历程,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展现佛法与生命的庄严,达到心境和谐的目标;便知道了佛性中觉性平等、法性平等,也等于是学习佛法中所有的精髓及核心,不仅直探六祖慧能的基本思想“般若思想”的本怀,同时更具体地展现六祖慧能思想的人文精神及慈悲济世的情操,符合宇宙真理的真谛……

只是苦未能见到真本拜读而每每有遗憾之感。张柬之急问:“大师,可见过《六祖坛经》?”

老和尚见问,答道:“《六祖坛经》是六祖纪念堂的镇堂之宝,老纳自然见过,只是老纳才疏学浅,其中多有不便之处。”

张柬之道:“可否请出来拜读拜读,以慰平生所愿?”

“好!三位施主请随老纳移步入内室。”

张柬之、杜甫、杜位随老和尚进入后堂内室,老和尚从神台抽屉拿出那本《六祖坛经》,恭敬地放在神台上。

张柬之净手后,上了三柱香,在神台下虔诚地行了个三跪九叩之礼后,老和尚把《六祖坛经》奉送张柬之,“请施主为老纳开示。”

张柬之不愧是文曲星降生,宰相之才,他接过那本蓝色封面的经书,上书:“六祖坛经”四个篆字犹如龙盘,赫然入目!

正当张柬之如痴如醉地奉读着《六祖坛经》之时,老和尚

忍不住望了望坐在旁的杜位。想不到这一望,他竟然认出了眼前人是杜位。

老和尚双手合十,慌忙说:“不知杜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请恕罪!”

杜位连忙“杜某陪叔子云游名山大川,路过惠州,闻张大人在此,故来拜访而已。大师何罪之有,不必如此,免拆杀杜位也!”

听杜位如此一说,老和尚心有灵犀,便知其中二位是谁了。于是,他连忙自我介诏:他是六祖慧能纪念堂的主持——慧能童年时的好伙伴辉仔,法号禅慧(辉)。六祖慧能圆寂后,他和童年时的几个好伙伴和村里有识之士广筹善款,在慧能的旧屋旁建起了六祖慧能纪念堂,以纪念昔日的好伙伴慧能,继承他的遗愿,宏扬佛法。

今天,张柬之在六祖慧能故里有幸一见《六祖坛经》并饱览一番,真是大慰平生所愿。只见他用手慢慢地合上《六祖坛经》,满脸春风,兴高采烈地向着老和尚道:“《六祖坛经》堪称法宝坛经,共分十品,品,即是卷章的意思。《六祖坛经》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主旨在宣称人皆自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不知大师对那品不甚了解?”

老和尚双手合十:“老纳有一不情之请,想请施主为本寺僧众从一品开始,一一解读,不知可否?”

“好!”张柬之欣然应允。

于是,老和尚敲钟召集僧众在佛殿大堂前,恭请张柬之上台解读《六祖坛经》。

张柬之站在台上,清了清嗓子,双手反剪在后背,半眯着眼睛,凝视着台下,嘴巴一张,《六祖坛经》那些经文如从话匣子滔滔流出,就像六祖慧能纪念堂旁的山溪流水一样涓涓不断: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