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小说网 > > 人间简录 > 第十八章 子不语 怪力乱神

第十八章 子不语 怪力乱神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宁然心中不是很肯定,但别无他法,只得这般试试了。

于是宁然从怀中摸出一张黑色令牌,递给了那两位守门弟子。

那两名守门弟子看到宁然之前的动作,着实是有一些紧张。他们认为,即便是顾公子带来的朋友,想必不会有逾越之举,但心中戒备还是少不了的。

作为剑山守门弟子,见识自然是不能差的,要什么事都能多少了解一点,什么人都能打上一声招呼。

当他们接过宁然递过来的令牌,脸色瞬间一变,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

宁然看见两人脸色不对,心中一突,怕是又出了什么事,今天的剑山是上不去了。不过他还是抱着最后一点期待问道:“不知二位师兄,这个是否可以作为凭证?”

不等二人回答,顾夭之就凑了上来,猛拍了一下宁然肩膀,大笑道:“可以!当然可以!哈哈,如果“子不语”都不可以,那这天下还就真没哪儿可以随意同行的了。我便宁兄果然是人中龙凤,表面朴实,实则出身惊人啊!”罢又带着一些调笑意味的看向那两名弟子,笑道:“怎样?哈哈!”

那二人略带尴尬,然后甚至道了一声歉,叫了宁然一声师兄,在顾夭之的大笑声中过了山门向上走去。

宁然当时自然不敢称师兄,于是互相致谦词,但是顾夭之那人在一旁笑个不停,让宁然觉得最终过山门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家伙。

宁然在上山道路上,将满腹疑惑都抛给了旁边那个家伙。

虽然宁然是墨宗,是李青山的弟子,但从他被李青山收入门内,便很少接触一些“俗事”,李青山对这些事也不在意,便没过多的讲,于是一些修道之人中简单的事他几乎都不太知道。他只是一心修道,如今也才打下二境的底子。

顾夭之本来便是个话不能停的人,一听宁然确实不知道这令牌,便感到愈加好奇。

不过他还是耐心的给宁然讲了一番有关这令牌的事。

宁然最终才了解到师娘给的这张令牌有多重要和难得,从顾夭之那子讲解时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顾夭之道了这天下三家,往往非其所是而是其所非,唯一有共同之处的估计也就这几张令牌了。

道家的“道无涯”,佛家的“无量光”,儒家的“子不语”。

这三种令牌都一样,只是其中的含义不同而已。道家的“道无涯”意在大道无止境,无定形,天下之间莫不是大道所在,道家修士,莫不是可以寻之,凭此令便可天下行走。佛家的“无量光”也是意为佛光无量,天下之大,莫不是佛光普照之处。至于儒家的“子不语”也是这般意思,是儒家学士推崇的“为善无近恶”,理解了什么是恶,什么是善自然就很明白了。所谓“子不语”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携带此令牌的儒家弟子,以儒家至圣的理念不断警醒自身,做到不语“怪力乱神”和儒家“四非礼”。

宁然翻看了一番手中的令牌,式样古朴,上面刻有至圣讲学图,下方篆有子不语三字,背面刻有一座矗立在无边海波中的大山。

顾夭之要过宁然的令牌看了看,高兴的道:“你这令牌后面刻的应该是海外五大仙山之一的岱舆,那你这张令牌也应该是来自岱舆了。”

罢挑了挑两条剑眉,一脸皮笑肉不笑的对着宁然:“宁兄,宁师兄,你看,顾师弟我现在还是良家少男,我早就听岱舆蓬莱都是许多美丽仙子,宁兄既然有这么重要的令牌,不为师弟的终身大事考虑考虑?”

看着宁然转过来的淡漠眼神,顾夭之又拍了拍胸脯,自信洋溢的道:“师兄,你看师弟一表人物,龙章凤姿,风仪俱佳,如今也是清静境中期,马上就步入承虚境,身世清明……”

宁然看着身旁这人,暗道前世今生还真没看见这么厚脸皮的,自夸也就罢了,从三境中期到第四境不知多少人一生便被困于三四之间,入四境后才算得上真正的修道之人,其间困难,不知几何。他也是第一次听见有人用马上来形容由三进四,只得继续问道:“顾兄此事再议,你还是为我讲讲这令牌吧……”

顾夭之道:“没问题,只是师兄一定要记得师弟我啊!”

然后顾夭之便更加兴奋,这三种令牌,一般是哪个宗门持有,那便是属于那一家的。诸如这张令牌,就意味着岱舆是倾向于儒家的。

同时只有天下三家的是背面刻宗门,其余门派自然也有自己的令牌,但总的来就没有这三种令牌好使,过一些重要关隘,还是会十分麻烦,并且门派自制的令牌,是正面刻宗门标志。

这三种令牌是经过三家圣人共同商定的,也算是三家难得一个达到一致的东西了。

同时虽然大唐国力强盛,但终究是后来者,竟然是收到三家共同排挤,当初太宗皇帝想制定大唐的令牌,结果被三家共同声伐,后来也因为一些原因作罢。不过私下里,还是会偷偷给大唐自制的“白玉京”令牌一点面子的。

顾夭之到这里便低声骂着,道他爹气,都不给他一张令牌。宁然听着只是笑笑。

一路上山,宁然发现这里同云山的格局其实差不多,宗门的楼群都建在半山腰往上,只是相比云山,多了一些枝叶宽阔的树木,并且即便是已经入冬了,虽然不谈挂上新绿,但也有许多树难见一丝枯黄,样子正像是云山那处初入秋来时。

并且也不知是否因为剑山有云雾环绕的缘故,山上的给人的却是一种暖湿的感觉。

路上顾夭之问宁然上山缘故,宁然笑笑是因为发生了一些变故,便欲上山寻一位长辈。

当时顾夭之问道,以宁兄的身世,想必寻的是哪位长老吧,自己可以为他找找。

然后宁然不答话,他知道言师叔在剑山能够意味着什么,如果出来不定有一些麻烦。于是宁然便谢绝了顾夭之的好意,只是自己寻找便行了。

之后顾夭之因为刚外出回来,还得去执事殿处理汇报一下,并且回去报个平安,便了一声“也好”,亲自将宁然引到宾客的青霜楼,并解释了一番,这楼名字的来历是一把叫青霜的名剑来命名的,略做一番寒暄之后,顾夭之明日有空再来便告辞了,留下了宁然一人独坐。

青霜楼共四层,一楼是一个宽阔的的大堂,摆着桌椅,倒是同住人的客栈差不多,还有着柜台。同时除了他之外,有些房间还有别人居住,不过空房间还是在多数,不免就显得有些冷清了。

宁然想,还是云山的读书声与夫子的斥骂声才更热闹与有趣啊……***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