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小说网 > > 人间简录 > 第二十六章 阳关三叠起苍黄

第二十六章 阳关三叠起苍黄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剑山当然没有雨打梨花这般点点滴滴的幽静之美,但确实坐在剑山的断崖上看黄昏落日,是世间一大美景。

宁然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在脑海中过了一边“阳关十三叠”的音律和意境。其实音律是次要的,和其它法门的诀同出一辙,归根结底要掌握的还是意境。

这里就体现出拓本和原本的差别了。很显然,即便是博学天下的儒家言文圣人,也不可能精通每一法门,很多都是粗略通识便已经很不错,更何况“阳关十三叠”是一门足以斩圣的法门。

如果是《天下式》原本,那么“阳关十三叠”的每一分意境,都会原原本本、丝毫无差的从纸面渗透出来,宛如创立这一法门的人站在面前亲自施展,其中领悟,自然就多了几分。

直到接近晚饭时候,宁然才觉得对前三叠有了几分把握,至于后十叠,他明白其中的意思,却无法明白其中的意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就是这般感觉。因此道家称呼传中道祖达到过的境界为“道可道”,据道家典藏记载,是传中的第六境。

在青霜楼中修习前三叠自然是不可能的,估计不等他修完第一叠,就会有人到房间门堵他。因此宁然打算选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

两座剑山也被一同称作“剑门山”,从远处看来有点像平放的楔子,一面平缓,一面陡峭。剑山上宗门屋宇都是修建在平缓的一面,背面便是蔓生杂草的断崖。

一块断崖横立,背后是生长得有齐腰深的杂草的宽阔平地,脚下却是万丈深渊。宁然就这样悬坐在断崖的尽头,晃荡的双脚踩着虚空,下方是看起来朦胧不清的云海叠叠。

“阳关十三叠”的第一叠,也就是第一手剑式的起手式叫做“起苍黄”。握剑之手一抬,便如西风乍起,**渐生,半竿斜日横挂长空。

第一式修成很容易,但修到精深处却很难。宁然虽然一直在燕州,但其实燕州在宁然来之后的十多年里,因为三十年前的那件事,除了马贼盗匪不断以外,还是相对比较平和的。

因此宁然见过守城的将士,却没见过行军作战时的那份肃杀萧瑟之气,唯一的体会,只能在前世“长烟落日孤城闭”和“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的前人构造的意象里去体会。

在剑山此处,他认为也就只有四处无依的断崖与落日才能更贴合了。

他初步掌握的前三叠,第一叠名为“起苍黄”,第二叠便与落日关联更为紧密了,名为“西山阳”,不过此处的西山并不特指那座西山,只是因为阳关在大唐西端,便指代的是阳关附近的一切山脉了。至于第三叠名为“漳河曲”,这是阳关附近的一条长河。

前三叠只是整个“阳关十三叠”的意境基础,其实用在剑招上对敌的话,除了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之外便没有一丝用处了。而第四叠“愁杀人”才是用来杀敌的剑招。

横笛竖箫,一般都是如此。而笛声多时是给人的清越感觉,即便是月夜下的半城笛声,也只是唤唤离人的愁绪,绝对没有箫声的莽苍萧瑟之感。

当宁然箫声一起,断崖之间的箫声便重重叠叠,空谷传响。伴随着崖上飞鸟惊起,宁然停下来耸了耸肩,面带无奈之色,看来自己确实在乐器上面没什么天赋!

只得一遍一遍的不断练习,从最初的断断续续,半个时辰后已经能够到一遍成曲、毫无间断的吹完第一叠“起苍黄”了。

剑山自古也有关隘的用处,向来有“剑山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法。虽然没有西北端的那座阳关一般苍茫黄沙乱卷,但视死如归的鲜血早已刻入这里的的每一寸土地。

当宁然最后一遍“起苍黄”吹响时,已经不再是跑调跑到天涯海角那么夸张了,其中的意味,倒是真有几“分残阳三万顷,十里阳关道”的萧瑟。

冬日黄昏的风更加清冷,在两座剑山之间呼啸而过,刮过崖壁上的缝隙,在其中回旋,响起一阵阵呜咽的声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不绝如缕。宁然的箫声与呜咽声夹杂在一起,犹如边塞上的战魂在合唱着一场凄凉的歌。

苏棂坐在一棵榆树下,背倚着一棵榆树,脚边平放着一柄寒光凌冽的长剑,似乎冬日的冰雪也逊上这寒光三分。

她一直不喜欢在练剑石上练剑,即便那里有许多前人的剑意可以用来磨砺自己的剑道,有纵横的剑气砥砺剑心,但她喜欢选择没有人的地方去练剑。至于练剑石处,她去过的次数不超过两手之数。

即便她师父,也就是剑山的另一位五境玄关境的解心剑圣,屡次对她过练剑石可以是剑山的立山之本,应该多去体悟,尤其是那一道当初立山祖师劈开练剑石时留下的那一道剑意。

然而苏棂总还是喜欢跑到僻静的地方去练剑,但如此这般,还是在十九岁便问过道心后进入了承虚境。如此即便是她师父解心也不好再多什么了,毕竟这样的天赋已经相当出众了,除了那个懒懒散散并且一副纨绔相的家伙外,整个剑山这一代弟子中也没有比苏棂做得更好的了。

苏棂平日里练剑的便是接近山顶的这一处断崖上,整个断崖只有四五丈方圆,却不合常理的在这上面生长除了一棵二十多米高的榆树。最为奇特的大概是在山顶上方并没有任何一棵榆树,而下方虽然有榆树,却每一棵都比这棵榆树更年轻,这才是令苏棂最为奇怪的地方。如果上方没有榆树,那这棵榆树又是谁带来的呢?

苏棂当初便是对此感到有几分好奇才在这里练剑的。几年来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了,而榆树也逐渐变得更加挺拔,每一毫树根也扎入了这块断崖。榆树与这块断崖之间,永远没有一荣俱荣,到后来总会是榆树高大的树干先倒下,然后无力的坠入山崖下,甚至在断崖上都听不见榆树落地的轰然巨响,即便是那么响亮,或者是存在了数百年的断崖碎裂,两者一起奔赴悬崖之下。

无论是剑修或者凡人,尤其是苏棂,虽然剑心是如深冬的厚冰,剑道如凌厉的寒霜,人心却还是一名女子,难免会有些多愁善感。但即便是修为怎么通天,也抵不过时光的婆娑,榆树终将坠入云雾重重的崖底,这一块断崖也会在某一天的风雨交加的夜里与崖壁脱落,用自己的身躯埋葬已经落入崖底的那棵苍老的榆树。

苏棂在今天练剑一开始时就听见右下方传来一阵阵断断续续的似是箫声的声音。这都是次要的,即便是不太关心他人的事的苏棂此时也觉得那人吹得真心难听。一会儿是像像是夜鸮的尖锐哭啼,一会又像是乌鸦的乱叫。

于是苏棂皱了皱眉,向右下方看了过去。一个一身淡蓝色剑袍的少年坐在远处断崖上不时的耸肩,似乎在承认自己吹得确实不咋样。

不过苏棂也不管那么多,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杂声便会无心练剑,于是也不追究那么多了。只是看那名少年的穿着不像是剑山的弟子。

到了后来斜阳渐晚,天色渐暗,苏棂收剑回内门时,恰巧听到了宁然最后一遍箫声。还保持收剑姿势的苏棂却在箫声响起的一瞬间定住了。

苏棂之前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剑招中,没有关心外物。这点也是她与顾夭之的不同,顾夭之是绝对沉不下心去练剑的,完是靠天赋一看便能掌握一门新的剑招七八分,而苏棂却是一点天赋加上了十分的努力。因此苏棂一直都没有听见其实之前的箫声已经与最初有所不同了。

当宁然吹完这一叠,高兴的把这支五十两的玉箫收入用锦帛裹好收入怀中,然后开心的站起来拍了拍屁股,准备走人时忽然听到上方传来了一声山石崩裂的声音。吓得差点跳了起来,回过神来盯着传出声音的那处仔细看了许久后,发现确实没有任何异样,这才摇摇头赶紧走了。

至于在回青霜楼路上的宁然,双手左右摇摆,心里正在不断赞叹道五十两银子的玉箫果然不一样。他已经把今日的成果归在这五十两的玉箫上了。

…………

崖壁上的榆树枝桠在风中交错作响,苏棂此时却依然站着一动不动。

方才她听到箫声,便沉浸在了“起苍黄”的意象中。虽然她的天赋只是“一点”,但这也是相对于顾夭之这种人来。相对于宁然来,已经是惊为天人了。哪怕只是听了宁然半吊子的“起苍黄”,就已经体会到了这种意境,并藉此劈出了一剑。

而此时的她,依旧沉浸在大漠孤烟,黄沙蔽天的塞外上,沉浸在宁然“起苍黄”的悲瑟箫声中……***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