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小说网 > > 刘基兴汉 > 第六十三章 相持

第六十三章 相持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孙策在当利口驻兵听闻程普传回来的消息,得知刘基已经统率大军驻守牛渚矶防备自己的进攻,当下他还尚未知晓程普已经败逃,询问身边诸将道:“今刘基驻守牛渚矶,兵力雄厚,我军有多位新募士卒,恐怕难以取胜,诸位可有计策?”

张昭在一旁抚须道:“刘繇占据江东,其子刘基连破吴会、豫章三郡,如今帐下兵精粮足,我等渡江南来,粮草不继,不宜与之持久作战,一旦我等陷于此地,刘繇调遣其他各郡士卒来援,则我等必败无疑。为今之计,既然刘基已经亲自领兵驻守牛渚,秣陵新遭大战,城池残毁,守军必然不多,不如命程德谋屯兵牛渚矶外,只宜坚守,不与刘基交战,只需将其大军耗在牛渚,我等则可出奇兵去取秣陵,然后再转而进攻湖熟、江乘、句容等县,这些县都是丹阳郡富庶之地,钱粮丰厚,若能取这些地方以作根据,则我等不需担心钱粮问题。”

张纮也道:“如今笮融已败,我等渡江南下并无依托,只是我等数千兵卒之力若是前往牛渚硬拼恐怕并非刘基敌手,倘若真如子布所言,能得丹阳以北数县,则进可直逼吴郡,虎视曲阿,退可坚守城池,防御刘基,实为上策,伯符不妨一试?只不过这就要让程普将军多费些心力,争取耗住刘基,让其无法脱身支援。”

孙策闻言深以为然,点头道:“二位先生大才,策即刻命人前去牛渚,命程叔安营扎寨,屯兵固守,以防刘基。此外,叔父同军侯徐逸率军一千留守当利口,保住我军后路,其余诸将随我一同进攻秣陵。”

“诺。”众人齐声应诺。

牛渚大营。

刘基以疲兵之策大败程普,斩敌首级一千零七十五人,降卒三四百人,心中十分高兴,毕竟孙策主动南下,刘基取胜自然让江东世家对刘基更加放心,这样一来孙策想要拉拢江东士族助他就很是困难,于是刘基连忙犒劳有功士卒,由于大家累了一晚,然后就都纷纷前去歇息。

下午时分,刘基再次升帐议事,道:“如今我军一战击溃程普,所谓孙坚四将,倘若其部下并无精兵,也不过如此。而那孙策手中不过两千精锐士卒,今番渡江南下,江北粮草必然无法供应,如今程普兵败,其军心必然动摇,我军若是能够再胜一场,孙策军队必然大溃,那时孙策不足虑也。”

太史慈起身道:“府君,今番程普败逃,我军士气正盛,不如乘胜进兵,夺回当利口等地。”

刘基正欲同意,顾雍起身道:“府君不可,孙策南下,其粮草辎重多在历阳,一时难以供应,如今其若是得知程普兵败,必然心急,其帐下张昭等人皆有才略,必然会劝孙策前去攻打秣陵等县,以充粮草之需,如今不如派遣一将速速返回秣陵固守,不给孙策可乘之机,只要孙策不能占领城池,我等等在此处,只要周泰蒋钦水军兵马一到,切断其与江北联系,我等水陆并进,那时孙策军中没有粮草,又无援兵,必然不战自溃。”

“如此也好,休穆听令。”刘基点头道。

“在。”朱桓躬身道。

“你速带本部人口返回秣陵,以防孙策来攻,另外到了秣陵之后,可以派人前去,让于糜、樊能二位将军不必再来石城,只需固守湖熟等县即可。其余诸将,在此地待命。”刘基道。

“诺。”朱桓领命而去。

至此,刘基认真分析了一下局势,觉得孙策并无任何能够战胜自己的机会,即便是孙策有张昭张纮为辅,程普黄盖等人为将,可是其终究部下兵力不足,想要和如今已经稳据江东的刘基为敌,确实有些难度,甚至可以说有些自不量力。

程普在牛渚外被刘基打败,向当利口而去,一路上担心刘基率军来追,可谓是快马加鞭,等他们逃到当利口时,孙策率领大军向秣陵方向前进也不过行了数十里。

孙静奉孙策之命留守当利口营寨,突然看到远处有军队出没,以为是刘基大军杀到,忙令身边人做好御敌准备。待前方士卒离得近了,发现他们打得乃是自家旗号,于是放下心来。

不过当孙静看到程普、吕范等人形容狼狈,衣甲不,面带诧色,忙问道:“德谋,这是怎么回事?伯符今日凌晨才命人前去通知你们守在牛渚之外,拖住刘基兵力,现在这是何故?”

程普脸色通红,道:“我等有负主公厚望,被那刘基以诡计取胜,损兵过半,还请主公降罪!”然后程普等人将如何兵败之事告诉孙静。

孙静这才明白,程普等人在孙策派去的传令士卒还未抵达就已战败,所以才会如此狼狈逃窜而回。

孙静无奈,也只好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且德谋以寡敌众,能留住一半士卒已是不易,德谋不必悲伤。如今伯符率领军队前去攻取秣陵,如今刘基刚刚取胜,必然会亲率大军前来攻打当利口,我等只要坚守住此地,拖住刘基,也未尝不能给伯符创造机会。”

“如今也只能这般了。”程普无奈点头。

“不过还需将此处情况禀明伯符,也好让伯符心中有数,好做应对。”孙静为人沉稳,继续道:“子衡,就麻烦你骑快马,跑上一趟,将此事尽快告知伯符。”

“好。”吕范点头。

当孙策得知程普兵败退回到当利口的消息,颇为震惊,因为程普一直跟随他的父亲孙坚四处征战,程普的能力他自然也看在眼里,孙策也没想到程普竟然败的如此之快,于是询问张纮道:“子纲先生,程叔兵败,如今当利口吾叔父处仅有一千人马,加上程叔所带的一千多士卒,也不过区区两千余人,且都为新募士卒,刘基军马若是去袭我后路,恐怕叔父他们兵少难以抵挡,我等后路被断该当如何是好?”

“伯符无须担心,井陉之战中淮阴侯韩信背水结阵,截断退路,于是士卒奋力拼杀,最终大破赵军,这就是兵书上所谓的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士兵没有退路,必然奋力拼杀,那时秣陵必然不难攻下。更何况,幼台善于用兵,当利口水寨又在水上,刘基一时未必可以拿下,我等当务之急还是尽力攻取秣陵为上。”张纮沉吟道。

张纮的话坚定了孙策进攻秣陵的信息,于是孙策一面命人前去秣陵打探消息,一面命部队加快前进,争取于天黑之前抵达秣陵城外三十里处扎营。

祖郎被刘基安排留守秣陵养伤,听闻孙策率领四千军马兵临城下,大惊失色,忙于秣陵县令陶基商议退敌之策。

陶基道:“当务之急,应速命出城将此事告诉刘将军,请刘将军速派兵马回援,如今城中不过两千多士卒,却多是新募士卒,最为主要的是城中守城器械不足,最多能够守住三五日进攻,不过在下与这秣陵城中世家皆相熟,想必他们也会出兵相助。”

“陶县令,如今县中牢狱里还有一千余名笮融降卒,不知陶县令可有信心劝降他们为我等所用,若得他们相助,定能在刘将军赶回之前守住秣陵。”祖郎突然想起城中降卒。

陶基摇头道:“孙策本就是袁术派来支援孙策的,若是孙策临阵劝说,他们倒戈相向,则我等危矣,为了稳妥起见,在下以为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不宜动用他们,还是在城中招募精壮乡勇共同守城为上。”

陶基如今彻底归顺刘基,自然将刘基的利益视为自身的利益,当然不允许不稳定的事情发生。

“也好。”祖郎点头同意。

一夜之间,募得精壮五六百人,刘基大破笮融之后,对待秣陵百姓甚好,所以他们也都愿意共同守城,抵御城外孙策的进攻。

孙策本以为率领军队前来奇袭秣陵,定会取胜,可是没有想到秣陵城虽然因为连续大战有些残缺毁坏,可那是东门和南门,他来的方向是西门,并无多少毁损,不过他自然也看得到城内守卒不多,但是孙策心中又不想动用他的两千精锐士卒,因为若是攻城死伤必然较重,一旦精锐死伤加重,日后刘基来攻他不敢保证能否守住。

不过第一日下来,孙策没有攻下秣陵,还损失了四五百人,心中担忧如此下去刘基必然知晓,回师救援那就惨了。于是第二日,刘基命韩当黄盖为前锋,率领部下精锐搭攻城。

一连两日下来,虽然城中祖郎等人奋力坚守,可是孙策部下的两千精锐士卒本就是多年跟随其父孙坚作战的士卒,都是在各种大战中表现突出生存下来的精锐,所以他们加入战团对于战局影响还是很明显的,他们的战斗力以及素质比之城内守卒高出一大截,所以很快东门告急,最多再有一日就会被孙策拿下。

那时失去了城墙的屏障,城内的士卒自然不是孙策部下的对手,于是大家依旧死命坚持,就在城门待破的时候,城外远处响起了马蹄声,旌旗摇曳,却是朱桓领兵赶了回来,正巧看到孙策正在下令攻城,心中不由感叹顾雍见识高远,又命士卒向孙策这边冲锋而来。

孙策自然也看到了援军再有一刻钟就要抵达,那时他攻入城中也是无用,不由长叹一声,对身边诸将道:“如今刘基援军已达,我军却未曾攻入城中,未免腹背受敌,如今恐怕只能暂时后撤,别作良图。”

二张点头同意,饶是他们足智多谋,如今也是无有良策。

于是孙策下令鸣金收兵,向后撤退,朱桓大军一到,担心孙策有埋伏,也不深追,祖郎等人在城中看到孙策兵退,赶忙将朱桓一行迎接进入秣陵城中。

投推荐票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章节有误,我要:报错
X
Top